好評如潮
滿載榮譽再出發
該劇改編自著名劇作家鄒靜之先生耗時6年潛心打磨的電影劇本《進京城》,此前已榮獲第十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優秀劇目,入選2024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大型舞臺劇和作品資助項目,2022年度江蘇藝術基金大型舞臺資助項目、中共南京市委宣傳部扶持項目、2023南京市重點文藝精品創作項目。
在劇組來北京演出前,已先后在南京、蘇州、上海、杭州進行了多場演出,所到之地受到了廣泛關注和好評如潮,各地領導、業內專家和當地觀眾前來觀看演出,獲得了一致好評。
國務院副秘書長劉宇輝 (右五)
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 (左四)
國家京劇院藝術總監袁慧琴 (右四)
北京京劇院副院長朱甲 (右三)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胡文閣 (左三)
岳九的扮演者小生名家宋小川 (左五)
南京市京劇團團長王玨 (左二)
北京京劇院優秀小生演員包飛 (右一)
汪長生的扮演者青年武生演員周恩旭 (左一)
南京市京劇團青年演員王璨 (左一)
本次北京站演出當晚,國務院副秘書長劉宇輝;國家大劇院院長王寧;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劉曉晨;中國記協原黨組書記翟惠生;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王安奎;全國政協聯絡局京昆室辦公室主任張春霞;中宣部文藝局藝術處呂振;國家圖書館黨委書記陳櫻;國家京劇院黨委書記魏麗云;國家京劇院藝術總監袁慧琴;國家京劇院副院長田磊;原國家京劇院副院長趙書成;北京市社會科學院文化所副所長景俊美;原北京京劇院院長石宏圖;原北京京劇院付院長周鐵林;北京京劇院副院長朱甲;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趙葆秀、葉金援、張火丁、胡文閣、張學治等眾多藝術家;電影《進京城》導演胡玫;北京廣播電視臺高級編輯趙楠;原北京電視臺著名主持人余聲;《中國京劇》雜志社主編張正貴;優秀青年編導李卓群;《進京》主題歌演唱者屠洪剛;文旅部藝術司相關領導、國家藝術基金管理中心副主任張艷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等嘉賓觀看演出。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及多家媒體來到劇場進行報道,并采訪劇組主創。
京劇《進京》總導演盧昂 (右三)
岳九的扮演者小生名家宋小川 (左三)
京劇丑角兒名家呂昆山 (左一)
南京市京劇團團長王玨 (右二)
汪長生的扮演者青年武生演員周恩旭 (左二)
南京市京劇團青年演員王璨 (右一)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金援 (左三)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張火丁 (右三)
著名京劇葉派小生名家宋小川 (左五)
國家一級演奏員、樂隊指揮李金平 (左二)
原北京電視臺著名主持人余聲 (右一)
汪長生的扮演者青年武生演員周恩旭 (左一)
意義非凡
秉初心重走進京路
重現徽班進京史的京劇《進京》,此次帶著觀眾的期待與劇組的初心,沿運河北上來到北京,可謂意義重大。“進京”,不僅僅局限于劇中之意,是劇目中的鮮活角色再現了屬于自己的“進京”時刻,是舞臺上的每一位演員實現了一次自我的突破,更是南京市京劇團用京劇的方式致敬百年國粹經典,完成一次守正創新的實踐。
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葉少蘭先生,演出后走上舞臺,鼓舞全體劇組人員,說到:“這個戲主題思想深刻,從戲中深刻感受到肝膽相照緊相隨,梨園情梨園義,弘揚了戲曲先輩開拓進取的執著精神。藝術處理方面有新意,以京劇特色為底,融入很多現代化藝術手段,唱腔設計方面又有歷史感,古今融合。臺上所有演員都投入角色,始終在情境人物中,讓我們看到南京市京劇團這個團隊的創作熱情,相信這個戲在未來一定會更上一層樓。”
口碑攀升,巡演征程繼續
“昨天晚上在國家大劇院我觀看了南京市京劇團根據我們的電影《進京城》改編的新京劇《進京》。很棒!很震撼!也很感動!演員演的真好!散場時還看到了屠洪剛,他的幕后演唱好有腔調,好聽!汪長生的扮演者周恩旭唱腔好!扮相好!身段好!宋小川飾演的岳九氣宇軒昂,感動了所有在場的觀眾!我看見著名演員胡文閣等人也到場祝賀了!如果他們的錢再多一點,再美術光影和場景上再加一把力,出個豪華版的京劇就更好了!這是多么好的文化傳承之作??!”
電影《進京城》導演胡玫觀看演出后,在微博寫下長篇評論
“八月四日我有幸在國家大劇院觀看了南京京劇院藝術家們演出的新編現代京劇《進京》,為劇中的情節和藝術家們高超的演技所感動、所折服!這是一齣非常感人的好戲,它表現了契爾不舍和百折不撓的梨園精神。演員高水平的表演不斷的給人以震撼,舞美和燈光的設計與配合也很完美??傊?,《進京》是一出激勵人心的好戲!”
中央音樂學院教授、二胡演奏家劉長福觀劇后,精心寫下京劇《進京》有感
作為一個不常接觸戲曲的青年人,京劇《進京》看得她熱血沸騰。“舞美設計以及燈光設計等舞臺效果方面,讓我直觀地感受到了所謂‘臺下十年功,臺上十分鐘’,看到了戲曲人的不易,也看到了所謂的傳承。劇中處處體現著與傳統戲曲不大相同的元素,新穎的設計更加能抓住我們青年人的心靈,但同時也不脫離傳統戲曲,這種守正創新的精神更是需要鼓勵和提倡的,讓更多青年人接受戲曲,關注戲曲,傳承戲曲。
北京市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學生張琬萌
“今天觀看了南京市京劇團《進京》,感覺相當震撼,該劇充分發揮了演員的藝術功力,唱念做打緊扣劇情,我作為有近50年戲齡的資深戲迷為《進京》叫好點贊,京劇人演京劇事,演先賢就是敬先賢,傳統藝術應該有這樣的傳統教育,珍視前輩藝術家傳承下來的藝術財富和精神財富。我是一名針灸大夫,在劇中欣喜看到岳九用銀針自針百會、印堂、氣舍三穴自救,這是我觀劇50年中第一次看到京劇舞臺上表現針灸治療的場面。京劇和中醫針灸兩大國粹交相輝印,這就是我們的文化自信。該劇充分體現了“守正創新”和“移步不換形”的理念。當今的舞臺,當今的社會,當今的觀眾需要這樣的好戲!”
一位針灸大夫同時也是資深戲迷走進劇場,對劇中一段針灸相關情節印象頗深
演出效果實在是揮灑自如、酣暢淋漓,同時也點出了京劇當年的孕育過程,正是徽班進京,徽漢合流,同時又海納百川,將各種優美而富含文化意蘊的戲曲曲藝元素都吸納進去,淬煉成鋼,才成就了美輪美奐的京劇藝術。這個過程就像劇中春臺班進京時的多媒體畫面一樣,浩瀚大河上百舸爭流,無數藝人用草根的生命力和野草精神共同創造了戲曲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
一位來自東北遠道而來觀劇的觀眾觀看演出后給劇組發來反饋
“走進國家大劇院,觀看南京市京劇團演出的《進京》一劇。這出戲音樂唱腔設計朱紹玉老師用他豐厚的音樂知識,為此戲寫出了多種多樣的唱腔,各種各樣的板式,琳瑯滿目,用這些曲調與京劇的皮黃有機的融合一起,自然和諧既而又舒服好聽。不硌生,即符合當時的年代又不失為京劇的形式。
特別像劇中花撥子,以前都很少聽說過。旦角高撥子原板曲調新穎好聽。長生的各種板式的高撥子導板、快板、搖板、散板。雜腔小調《探親家》的運用,清新詼諧,都依附劇中人的情感而演唱。還有吹腔原板,用原板的形式來演唱別具一格,都是很新的突破。
在新編戲中運用了不多見的“點絳唇”、“泣顏回”曲牌運用的恰到好處、合情合理。在劇中多次展現屠洪剛演唱的主題曲,氣勢恢宏,鄭瀟的女聲獨唱感人至深。二位的演唱與劇中人物感情融合貼切,將劇情推至高潮,感人肺腑、催人淚下。
“生死無悔進皇城,破浪冰封不復回“京劇人的靈魂是干凈的,人格是高貴的。用驚天的鑼鼓聲聲敲開京劇藝術的大門,開創了京劇藝術之路。這就是200年京劇滄桑史!感謝紹玉老師讓我們更多的了解到徽班時期的京劇樣式,感謝您為《進京》譜寫了一曲極具特色的京劇音樂。
感謝南京市京劇團為我們奉獻了一臺這么好的京劇劇目,守護中華民族文化瑰寶是我們京劇人不可推卸的責任!”
北京資深觀眾馬女士